普贤菩萨八句赞(普贤菩萨保佑什么生肖)

2023-09-12 11:04:54
每日星座运势查询 > 八字算命 > 普贤菩萨八句赞(普贤菩萨保佑什么生肖)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普贤菩萨八句赞,以及普贤菩萨保佑什么生肖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详情介绍:

西游最牛,没有之一:猪8戒,行8拜礼,就是8种文化

猪八戒为何要跟黎山老母八拜,八拜是哪八拜?其实,这八拜的八种品质,猪八戒都具备

本期书接上文,猪八戒的表现,即便从冯小刚的角度看,无剧本的表演,这绝对是国际巨星的表现了,敢问还有谁?

往期视频如下

###-##今日头条##

## ##- ##西瓜视频##

####-##今日头条##

四圣试禅心该收尾了,下面就是对猪八戒明知反常,又上钩的一个定场诗了

痴愚不识本原由,色剑伤身暗自休。

从来信有周公礼,今日新郎顶盖头

读过原著这四句即便不会背诵,也应当熟悉了。

这是猪八戒撞天婚时候,作者对世风日下,牝鸡司晨的一种感慨。

要知道,电视剧版封神榜,西伯侯姬昌也就因为这句话,才被下入大牢。

书接上文,猪八戒跟丈母娘过招儿之后,为啥孙悟空会跟着?

说白了,就是刺探军情啊。老猪应了人什么,这就必须得通过孙悟空传达消息。

妇人道:“四位长老,可肯留心,着那个配我小女么?”

悟净道:“我们已商议了,着那个姓猪的招赘门下。”

沙悟净跟猪悟能本来就不合,所以说,无论于公于私,他都希望这老磕猪滚蛋。

毕竟挨揍没俩月呢。即便逃过一死,至少老沙更希望老猪滚蛋。

但是当所有人投票完毕,“我们已商议了,着那个姓猪的招赘门下。”时

八戒却道:“兄弟,不要栽我,还从众计较。”

注意,这里老猪的回答和前面是有差别的。

前面推举结果是,老孙老沙都推荐猪八戒去相亲,那时候

八戒道:“兄弟,不要栽人。从长计较。”

这次决定让猪八戒拜堂了,这回,明显老猪是感觉到什么了。为何有从长计较,和从众计较的差别,老猪肯定看出来这地方更像是杀人的屠宰场了。感觉到了寒意。

从众计较显然是给孙悟空和沙悟净有个心里准备,但是老孙和老沙都没get到重点。

行者道:“还计较甚么?

你已是在后门首说合的停停当当,娘都叫了,又有甚么计较?

师父做个男亲家,这婆儿做个女亲家,等老孙做个保亲,沙僧做个媒人。

也不必看通书,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,你来拜了师父,进去做了女婿罢。

单就孙悟空的做法看,老孙和老沙这次也统一了战线,把老猪轰出团队。回家养老。

当孙悟空他一只手揪着八戒,一只手扯住妇人道:“亲家母,带你女婿进去。”

这时候儿,猪八戒的任务也算完成了。那呆子脚儿趄趄的要往那里走,那妇人即唤童子:

“展抹桌椅,铺排晚斋,管待三位亲家。我领姑夫房里去也。”

对喽,这师徒这从进门儿到吃上斋饭,这都是老猪的功劳。老娘们老早就办饭了,但是,下人没执行,这里可以看到黎山老母的特点儿,只要做事儿,事儿必成,不见兔子不撒鹰。

女婿,你师兄说今朝是天恩上吉日,就教你招进来了。

却只是仓卒间,不曾请得个阴阳,拜堂撒帐,你可朝上拜八拜儿罢。

我们注意黎山老母给跟老猪说话的内容,八拜可是结拜的理解,从这里,这代表黎山老母对猪八戒最高的评价了。

黎山老母,为何让他拜“八拜”?这是非常肯定老猪的人品呀

八拜之交分别是啥呀,八拜: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儿

分别是

头一拜:伯牙子期知音之交;第二拜:廉颇相如刎颈之交;

第三拜:陈重雷义胶漆之交;第四拜,元伯巨卿鸡黍之交;

第五拜:角哀伯桃舍命之交;第六拜:刘关张生死之交;

第七拜:夷吾叔牙管鲍之交;第八拜:孔融祢衡忘年之交。

老话儿说,我的朋友遍天下,难得知音的又几人呢?这头一拜:就是伯牙子期知音之交;

话说,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,这在战国时期,可是相当让人恐惧的一种交情。如果刎颈之交死了,行过这一拜的人儿,那就得用刎颈的形式,结束自己生命。

这就是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的男儿血性。但我们生活在当下的人儿,因为价值多元化,所以看到这些定不以为然了。赵国末期,廉颇蔺相如一个被暗杀,一个被罢官,这也是秦国的政治操作,对这二人最大的回击了。廉颇死于郭开之手,蔺相如老死相位。这也是赵国无人的表现

因为,这哥俩的成分,真的能颠覆赵国的存亡,这二人的交情,几乎可以影响到战国七雄的格局,因为那个时候儿,具备统一天下实力的,只有秦国。但能与秦国一战的,打的最多,最坚决的,只有赵国。

所以,这哥俩的关系必须是以国之力量,纳入政治的一种关系。所以,第二拜,是廉颇相如刎颈之交;无可厚非

话说,如胶似漆,这已经经历过多少次洗黑了。野史记载,周昭王喂鱼,就是被设计用胶水粘的船散架葬身鱼腹的,他就做过这么个船,如果食人鱼干的,那估计连腚眼儿也没放过。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回:“那张三和这婆惜,如胶似漆”,我这怎么也感觉不到啥叫义气。陈重、雷义是东汉时期两位品德高尚、舍己为人的君子,他们品质的这第三拜:就是陈重雷义的胶漆之交;

这第三拜其实被夹在两个故事之间,论出名儿,谁也不弱,但是鸡黍之交,却没有尾声的事儿出名,这就是信若尾生了。

守信的人就像尾生一样,与女子相约在桥梁下。后来下雨了,姑娘也没来,结果呢?水泡过桥面儿,这货还在水里泡着呢。诶呦,初中听到这故事第一反应,这不24k傻逼吗?连这么多年之后,我们都能认为这是缺心眼儿的表现,老妖认为,这评价是不正常的。

为什么呢?我们看一眼,东方朔被称为智圣。所以,他的评价就相当重要了,在东方朔可是对他评价奇高无比的,给汉武帝的求职信里也用到这典故。与他齐名的人儿,那政治成分可都不一般。如果这人儿为了儿女情长,在桥底下被泡死了,而且即便到了21世纪都被人笑话,这显然是不正常的。

我切出来一部分东方朔的求职信。

臣朔,年二十二,长九尺三寸,目若悬珠,齿若编贝,

勇若孟贲,捷若庆忌,廉若鲍叔,信若尾生

若此,可以为天子大臣矣

大意是啥呀?这我就自由发挥了呀

报告领导,我叫东方朔,今年22岁了,光棍儿一根儿,我这人儿,身板儿可高啊,九尺三寸按秦池23公分算,两米出头儿,咱这俩小眼儿可亮啊,那跟玉皇大帝帽子那珠子似的,那叫一个亮。牙口儿也好,整齐的像贝壳儿。

咱这人儿,能文能武,品质高尚,给你丫举几个毛栗子你琢磨琢磨

我比孟奔猛,我比庆忌快,廉洁得堪比管仲的好哥们儿鲍叔牙,守信的程度,就如尾声啊

咱这品质,你看能给咱找个活儿干不?试用期啊,管饭就行

我们看,在东方朔眼里,与尾声做比较的人儿都什么成分。鲍叔就是鲍叔牙,管鲍之交的主人公,庆忌可是战国名将啊,四大刺客之一,与荆轲齐名的四大刺客刺杀的对象,要离刺庆忌典故中被刺杀的英雄。而要离刺庆忌,可是跟荆轲刺秦王齐名的刺客事件儿。

这就说明一个问题,尾声的故事,被后世人改过,改成了一个痴情的傻逼了。否则,没可能把英雄和儿女情长的事儿联系起来。

而,同样表信用的事儿,“鸡黍之交”的成语典故是东汉时期,也是有个读书人儿,叫范式,字巨卿,年轻时候儿,他在太学游学,与汝南郡人张劭,字元伯是好朋友。

后来,俩人一起告假回乡,巨卿对元伯说:“两年后我回京,拜见您父母,看看你孩子。”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,定了饭局儿,约定到时候喝两口儿。吹吹牛逼,骂骂领导,不见不散。

结果,两年后,约定的日期快到了,元伯请母亲准备宴席,但是母亲认为没准人家是随口儿一说的,而且都过了两年,普通人早忘了,你还这么当真。元伯说:“巨卿是讲信用的人儿,他也一定不会违背诺言。”到了约定的日子,巨卿果然来了,两个好朋友吃鸡喝酒,非常开心。毕竟是读书人写的呀,当然更同情读书人了,所以,传说的第四拜,也充满了书生气儿,元伯巨卿鸡黍之交;

第五拜呢?

求羊角哀,左伯桃的故事 ,羊角哀到楚国见到楚王得官后。此时,左伯桃已冻死在空树洞里。他埋葬了朋友的尸体,痛哭而别。每逢左伯桃的忌日,羊角哀总是朝着左伯桃遇难的荒原方向。

左伯桃有“治世之才”,可是年近四十,仍然功不成名不就。听说楚王“招贤纳士”,他就冒着严寒风雪奔向楚国,途中求宿于羊角哀家里,受到羊角哀热情接待

他俩一样穷,头磕地上成好哥们儿了,为求功名同去楚国。结果呢,天儿冷,衣服还少,钱儿花差不多了,干粮又不多。在这种情况下,左伯桃想,如果俩人儿都去楚国,那就都得死路上,一个人儿单独去,那还有希望。

于是,左伯桃就把衣服脱给羊角哀,你去吧,我原地待命。羊角哀也这么想的,也要脱下衣服给左伯桃,让左伯桃独自去楚。两人争执不下,左伯桃以自杀来劝,最后羊角哀怀着无限悲痛,取了衣粮,悲伤哭泣着离去。

在楚国得官之后,羊角哀立刻回到左伯桃冻死之处,埋葬了左伯桃的尸体。左伯桃的陵墓临近荆轲墓,夜夜受其侵扰。感于左伯桃的势单力孤,想到“脱衣共粮”的真情往事,羊角哀决定自刎而死,葬于左伯桃的墓旁,并帮助他解除了荆轲阴魂的袭扰。

看你受罪,我欲哭无泪,我就剩下难受了。你死了,我给你埋骨,那我死了,谁来埋呢?你挨死鬼欺负,我不能不管,我自刎而死,咱俩阴间共患难。

所以,这就是人们情谊的向往啊,也是百姓称道的“羊左之交”,这就是过命的交情啊。

所以第五拜就是:角哀伯桃舍命之交

第六拜:刘关张生死之交;

刘备,关羽,张飞,哥仨桃园结义,那可是民间结拜的榜样了。需要注意的事儿是:《桃园结义,是在《三国演义》中不得不提的,属于是金兰之交,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。历史上,没这事儿。

随着时间推进,到后面儿,结义基本是男人之间的垮血液兄弟情了,俗称结拜。而金兰呢,就是男女之间结拜了。

水浒里面儿,不也是仨娘们儿跟105个男人义结金兰了么?要是真改成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,那估计书早就没了。但本质上,说成梁山泊一百单八将。总比一百来个儿土匪的故事,听着顺耳一些呀。流氓兑水的感觉。

本质上,这结拜还真没在水浒传里看出啥正能量。读过水浒原著,也就知道了。那就是一堆亡命徒的故事啊。别扯远了。老妖主题是说桃园结义,生死之交。

话说,现在的义结金兰更像是找媳妇耍流氓了。网络一句流行话儿,我把你当兄弟,你却让我给你生孩子。诶呦,祖先这点儿好东西,都给玩儿坏了。

原来嫖客称的姐夫,也成了姐姐的丈夫了。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呀。老公不也从东厂走出来,变成你家先生的称呼了吗。我们适应了就好。

但是随着桃园三结义出名,人们也把他们的黑历史扒拉出来了。《花关索出生传》中,关羽张飞为追随刘备,是张飞杀了关羽一家子,让关羽无牵无挂跟了刘备,而关羽杀了张飞一家子,让张飞无牵无挂追随了大哥。

于是,关羽和张飞,分别赶往对方的老家,关羽杀了张飞全家,张飞先放了关平和胡金定(怀着身孕,日后生下来的儿子就是关索)之后,再将关羽其他家属杀完。关羽、张飞皆家破,然后就跟着刘备去打天下了。我扒这些数据时候,习惯管这类叫野史。只是看到了,感觉有意思。我觉得这不是空穴来风

我们看刘备在三国里的表现:兄弟如手足,女人如衣服,你杀我手足,我穿你衣服的情况多了去了。事实上,如果曹操不霸占关羽看上那小媳妇。可能关二爷的历史早就改写了。

而就看刘备对媳妇的做法,不管哪次有危险,没有一次没丢了媳妇自己跑的。这方面儿,跟刘邦真特么姨妈传呐,电视剧里陈道明老师那句,我要命啊,我要什么脸呐,命都没了要脸有什么用啊,这也是最实在的创业沙龙的思想了。

而桃园三结义的大哥呢?既然关羽张飞都死了,你刘大耳朵就该去死啊,即便你不亲自去死,你也应该效仿一下儿曹操,割发代首哇?可刘备就没做到同年同月同日死。即便演义,都没给刘备洗白。

因为,刘备,称帝了。所以,哥仨尿的也不一样多了。

无论怎样,老妖也愿意相信真善美,这第六拜,还是给刘皇叔吧,毕竟人家子孙多呀,骂多了不好,挨揍哇。哈哈哈哈,请记住第六拜:刘关张生死之交。

该第七拜了:夷吾叔牙管鲍之交;

对春秋战国的历史,我了解不多,我记住最多的是故事,而且故事并没整理到记忆时间线上,要不然也不至于念了个三流大学。但就后期的经历来看,我并不后悔自己走的路。

那么,提起夷吾,脑中重现的居然是秦穆公的故事,百里奚口述:夷吾得罪于君,其百姓何罪?但是,这里的夷吾,指的不是晋国国君,而是管仲。那可是被王小波誉为穿越的管理学人才。

所这里,有两个夷吾,一个是晋国国君,夷吾,另一个,就是管仲,管夷吾

我们先说晋国国君。

大意是说,春秋年间,晋国遭灾了,大面积颗粒无收,但是,秦穆公走的是仁君路线。水路双线发粮赈灾。这让秦穆公政治上获得很高的呼声。援助近敌,天下称誉。但我觉得这也就类似于美国在疫情期间说资助中国物资一样,连中央电视台都发文辟谣。我么没看见。所以说,这次赈灾,显然就是个政治手腕儿,极可能就是水路双线走一遍晋国路径而已。

因为历史上,秦穆公一直想做的事儿,跟西游记如来佛祖做的事儿是一样的,那就是东进中原,而晋国,是最大的近敌。

秦穆公还在秦国上班儿,没退休呢。载人期间秦国闹灾了,秦国遭遇大旱,百姓种的粮食颗粒无收,晋国国君,当时就是夷吾,干的事儿挺草蛋的。不但没发粮食赈灾,趁饥荒发兵征讨秦国。更草蛋的地方是,秀肌肉还没打过秦穆公。让人家给活捉了。

这事儿能看出晋国国君是个神马东西,秦穆公即便杀了他,在那个时代也能告慰天下。

那么,管仲管夷吾的故事呢?

咱就说点接地气儿的

管仲啊,咱先别评价,毕竟咱没人家那高度。这段儿可能也是野史内容,传说这哥俩在南阳合伙做生意,管仲就多拿了很多,以为这事儿鲍叔牙不知道。那也就是装个明白糊涂。毕竟人家也有老有小的吧。

要知道,鲍叔牙可是青史留名啊,这八拜之交两次上榜。这就能说明这人儿做事儿,很有一套思想。肯定不是斤斤计较之人。足见,鲍叔牙在穷逼年代,也是个豁达之人

心里明镜似的,草纸擦屁股,看破不说破了。钱多八两,钱少半斤,日子一样过,有200发不了财,钱包儿里少50也穷不死,鲍叔牙就是这么个人儿。所以,大大咧咧的管理,合伙生意没干多久,也就倒闭了,管仲给鲍叔牙干活儿,还都赚到啥钱儿。这也给后期鲍叔牙推荐管仲管理齐国,打下了基础。

而管仲对此事的描述如下

管仲曾言:“吾始困时,尝与鲍叔贾,分财利多自与,鲍叔不以我为贪,知我贫也。

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,鲍叔不以我为愚,知时有利不利也。

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,鲍叔不以我为不肖,知我不遭时也。

吾尝三战三走,鲍叔不以我为怯,知我有老母也。

公子纠败,召忽死之,吾幽囚受辱,鲍叔不以我为无耻,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。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子也。!”

鲍叔牙遂以能知人为世人所称道。故后世言人之相知,誉称“管鲍”

可见,后来,俩人儿就都辅佐楚君了,当时齐国有俩国之储君,一个是公子小白,一个叫公子纠。

按正常来看,在那个年代,辅佐的人死了,手下都得殉葬,但是公子纠败了,管仲就没自杀,价值观不一样。在那个年代看,追随死者和留着有用之身意图东山再起,这就是活法儿的事儿。

留着有用之身,苟活与虎落平阳其实是一个概念,只是叫法不一样,无论治世与乱世,同为竹子同为人,晾衣杆和笛子,就是人的两个境界。一人一个活法儿。没有谁对谁错。

鲍叔牙辅佐的是公子小白,这就是齐桓公,公子纠,就是齐桓公的兄弟。

这代表跨越血液的信任啊,亲兄弟,真父子,也不见得有这交情。天下五鲍叔牙,比无管仲。而管仲和齐桓公是有一箭之仇的,齐桓公差点毙命于管仲手下。

管仲和齐桓公可谓是明君贤臣的典范,齐桓公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,率先称霸,那个胸襟可是没谁了,但是齐桓公属于中人之姿,跟好人学好,跟烂人学坏,如果没有鲍叔牙的信任,绝对没有管仲的出头之日。

所以,这第七拜:夷吾叔牙管鲍之交;拜的其实是鲍叔牙的胸襟呐

第八拜:孔融祢衡忘年之交。这就是相见恨晚的交情啊。

提起孔融让梨,几乎家喻户晓吧?本质上看,这到底是懂事儿的教育,还是实际的度量不够,这谁能判断呐?

我们知道,当下的人当中,有的喝酒就过敏,有的吃荤香就吐,谁知道孔融会不会因为吃了大梨就拉稀呢。况且一个屁大点儿的孩子,能吃多大的果子呀。

当年凿壁偷光的正义之子匡衡,到后面也被生活打败,变成了大贪官。

而这典故仅有几个字:衡始弱冠, 而融年四十, 遂与为交友。

弱冠是多大年龄呀?指男子二十岁,《礼记》里面记载“二十曰弱,冠”。古代男子二十岁的时候,家人会为他举行加冠仪式,表示他已经成年。弱冠之礼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二十曰弱,冠”。

而融年四十,那么这里,孔融是四十岁,也就是说,祢衡弱冠之年20岁时,孔融已经是不惑之年40岁了。现代看来,这就好比是一个老领导刚好接待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啊。这在现代可太常见了。毕竟,活到老,学到老哇。年龄在当前这个时代,再也不是啥吹牛逼的资本了。

忘年之交是需要胸襟的,这就好比说,当你儿子反过来教育到自己的时候,我们也能虚心接纳这个知识点。这也是难能可贵的素质之一。

那么,说回西游记,如果八拜之交有这么多内容,那,黎山老母让猪八戒拜八拜,到底要说明什么问题呢?

这其实涵盖了黎山老母对猪八戒人格的一种认可。因为该撞天婚了,黎山老母貌似看到了猪八戒的表现,属于做戏了。

而且明知道这是拿他出丑,他也出丑,这不是一般胸襟能做出来的事儿。猪八戒,当真能屈能伸了。我们此时,结合以前的视频。评价老猪。

老猪勤勤恳恳,做事儿基本上毛病多,但却从来没在大局上拖过后腿。

这其实就是大君子呀,很多人说猪八戒就是来分裂取经队伍的,但你看奎木狼出现之后,取经队伍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期。唐僧变成了大老虎,小白龙被伤,沙悟净被生擒,此时团队只有一个猪八戒能去花果山了。

如果再说明白点儿,假如猪八戒是分裂团队来的,这次老猪明明白白跟小白龙的对话,就可圈可点了。

要知道,此时解散取经团队,是最好的机会了,但是我们看看猪八戒怎么做的

八戒道:“不懒惰便怎么?沙兄弟已被他拿住,我是战不过他,不趁此散火,还等甚么?”

小龙沉吟半晌,又滴泪道:“师兄啊,莫说散火的话,若要救得师父,你只去请个人来。”

八戒道:“教我请谁么?”

小龙道:“你趁早儿驾云回上花果山,请大师兄孙行者来。他还有降妖的大法力,管教救了师父,也与你我报得这败阵之仇。”

这时候,猪八戒怎么做,那是直接关系到取经是不是还能继续。

此时,观音菩萨肯定知道这事儿,但是观音就没出手。所以,此时猪八戒道出了孙悟空走的理由其实是因为老猪开玩笑过火了。

前者在白虎岭上,打杀了那白骨夫人,他怪我撺掇师父念《紧箍儿咒》。我也只当耍子,不想那老和尚当真的念起来,就把他赶逐回去,他不知怎么样的恼我,他也决不肯来。倘或言语上,略不相对,他那哭丧棒又重,假若不知高低,捞上几下,我怎的活得成么?

提取重点,在老猪看来,我也只当耍子,哪儿想真把孙悟空撵走了,

这猴子肯定恨我

然后他跟小白龙的话也是相当诚恳

八戒道:

“也罢也罢,你倒这等尽心,我若不去,显得我不尽心了。

我这一去,果然行者肯来,我就与他一路来了;

他若不来,你却也不要望我,我也不来了。”

但是,小白龙毕竟高估了大师兄,八戒请孙悟空,事儿并不顺利

所以,老猪是智激美猴王出山的,如果老猪想解散取经队伍,完全可以撂挑子就走。

可以这么说,没有猪八戒,没有斗战胜佛。此时看,猪八戒就是孙悟空的鲍叔牙了。

而且,对战红孩儿,如果没有猪八戒,老孙也就交代了。

所以,这里黎山老母让猪八戒,“拜八拜”的本质,就是对猪八戒人格最大的认可,这老猪可真是能屈能伸呐。

但是,取经队伍背后的人肯定需要看戏,老母因为是被动抓了现行,如果不做戏,根本解释不清,所以,黎山老母也不得不顺水推舟了。否则西游世界里,佛门的吃人丑闻会传遍天下。跟如来也没法交代。

所以说,对取经团队的评价上,很多人读错了一个字,导致很多人理解四圣试禅心,不免香艳居多。

八句颂子云:

“黎山老母不思凡,南海菩萨请下山。

普贤文殊皆是客,化成美女在林间。

圣僧有德还无俗,八戒无禅更有凡。

从此静心须改过,若生怠慢路途难!

圣僧有德还无俗,这个还字,应该读(huan),不该读(hai),唐僧显然动了凡心。而这个锅确是猪八戒给背锅了。

关注妖神壹,慢品《西游记》

作者:piikee | 分类:八字算命 | 浏览:28 | 评论:0